1、創新始終是科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大家熟悉的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公司可以說是創新創造財富的例子。工業自動化儀表作為高技術產品,長期以來都是國外品牌為主導。作為起步遲、基礎差的國產儀表,要想在眾多進口產品參與并且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取得一定地位和份額,一味走模仿和低價路線是贏不過外國品牌的,必須重視創新,研發自己的專長技術,因為多數工業用戶重視供應商的綜合實力,只有擁有自己的技術創新,才能讓客戶重視和信任你。
國產顯示控制儀表在與國外同行的競爭中,透過技術創新,在質量、可靠性、抗干擾性、測量精度及穩定性能等方面,均已不輸給國外同行,甚至一些技術比如模塊化、可控硅直接移相觸發輸出等功能已經做的化,行業內一些企業比如廈門宇電年銷售各類顯示控制儀表已達到50萬臺,成功出口北美、歐洲、印度、中東、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能有這樣的成績,與國產顯示控制儀表企業堅持自主技術創新是分不開的。依據日本富士公司2012年所做的市場調查,宇電在中國智能溫控儀表行業中的出貨量和銷售額僅次于歐姆龍,均*2位,超過的日本富士、三武、RKC和島電等國外品牌,并且宇電并非靠低價走量的方式與進口儀表競爭,而是高中低檔產品線齊全,產品性能優于常見日本產品,售價也比普通日本產品更高,可以用于如超導、晶體生長等對溫控精度和穩定性要求很高的領域。
舉個例子,顯示控制儀表面對的用戶行業非常多,每個行業對儀表的要求各不相同,產品小批量多品種,不僅成本高、交貨期長、并且質量管理也很困難,國內顯示控制儀表企業廈門宇電首先推出模塊化結構的儀表,這樣大大縮減了硬件種類,這使得儀表在輸入、輸出種類、儀表尺寸和面板外形比進口產品更豐富,同時又實現了產品的大批量生產,交貨迅速,這樣國產儀表就成功搶占了部分進口儀表的市場。
宇電還自主研發了AI人工智能調節技術以及其自整定方法,實現了零超調和零欠調,使得在控制算法方面達到進口產品中的先進水平,*的地方在于對于程序曲線控溫也是無超調追蹤的。以上這些技術使得宇電可以生產精密控制儀表,成功用于晶體生長等領域,而這一領域一向為歐洲品牌歐陸把持,甚至連日本儀表也難以進入。
近年來國產儀表廠家推出的分體式無記錄儀的觀點是一項新的創新。采用工控觸摸屏與顯示控制儀表自由組合的模式來進行,二者使用光電隔離的通訊接口連接,顯示控制儀表和彩色觸摸屏之間工作相互不受影響,保證了儀表具有優異的溫漂穩定性及抗干擾性能,觸摸屏與儀表又可以單獨升級改進。分體式無紙記錄儀具有的可靠性高、危險分散的特點,并且成本比傳統無紙記錄儀更低。
2、重視質量,路才能長遠
國內工廠電網存在不穩定,脈沖諧波干擾多等問題,使用素質也偏低,舉個例子,少數客戶甚至誤將380V接入儀表電源而燒壞儀表,一些進口儀表的電源線路也頂不住容易燒壞,比如日本導電就要求儀表外加220V轉110V電源變壓器,雖然數量很少。但是國產儀表廠家則創新性地增加了380VAC保護線路,這樣每臺儀表的雖然成本增加,但使得產品可靠性大大增加,返修率甚至低于進口儀表。
再如對于中儀表采用成本較高的FRAM取代普通的EEPROM,FRAM可以提供長達10億次的寫入壽命,而普通芯片只有100萬次,雖然芯片成本高出幾倍,但可以確保需要高強度寫儀表數據的客戶可以使用10年以上,指標優于普通進口儀表。
經過多次這樣的精益求精,國產儀表質量迎頭趕上進口儀表,其中依據宇電公司統計的年平均返修率不足0.3%,在可靠性方面已達到了世界*水平,雖然社會保有量多達數百萬臺,多數儀表保修期長達5-10年,宇電也僅僅需要安排1、2名維修人員即可。
3、為員工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工作環境及職場發展空間
人才是企業競爭力的根本因素,要想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企業需要努力為員工營造一個如大家庭一樣溫暖而舒適的工作環境,比如在辦公和車間都采用了*空調,在廠區周圍種植了大量樹木和花草,擁有室內休息區以及配有冰箱和微波爐的寬敞明亮的餐廳。 一些企業甚至還自主投資建設了羽毛球、乒乓球和網球場并聘請專業教練,幫助員工進行業余運動,并適時舉辦各種比賽和郊游活動。
工作上采取輕松的彈性管理,讓員工自主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盡量避免找員工談工作,減少員工作壓力,減少會議次數,避免即消耗主管的時間精力又消耗下屬的時間精力的內耗式管理。
塑造在這樣輕松的“放羊式”管理環境,并不是放任員工隨心所欲,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除約束員工自主遵守紀律,同時采用立功激勵方式刺激員工發揮其工作能動性,給予核心骨干員工一定的股份并參與分紅,使得員工利益能與公司整體發展利益一致。
4、顯示控制儀表行業的發展趨勢
顯示控制儀表市場方面主要包括各種二次儀表和智能溫控器,從行業前景看,二次儀表除一些顯示儀表外已基本被DCS所取代,而智能溫控器的市場亦逐步被PLC的模擬量模塊所侵蝕,留給顯示控制儀表行業發展的空間是越來越小,目前DCS和PLC都由外國大企業所主導,規模和實力都遠遠超過顯示控制儀表行業的企業,DCS行業即便國產品牌如和利時,年銷售額也超過10億,一家就等于整個顯示儀表的*。
zui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加上人民幣升值,按人均GDP計算已經屬于中高收入國家,伴隨而來的是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和物價,這使得企業各項成本增長很快,顯示控制儀表行業競爭性強,價格不升反降,所以顯示控制儀表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是比較嚴峻的。
從技術指標上看,目前顯示控制儀表在硬件性能及可靠性上并不輸給DCS,抗干擾能力甚至更強,而且I/O種類的豐富可選擇性更遠勝過現有DCS,所欠缺的只是軟件和系統整合、行業應用經驗推廣以及品牌度。DCS不僅市場容量大,近年來仍能保持持續增長,因此作為顯示控制儀表廠家轉進DCS領域,是一個即誘人又充滿挑戰的發展方向。
目前顯示控制儀表協會的會員企業的普遍規模小,雖然還能生存,但發展也是比較辛苦的,要挑戰DCS行業,即便也實力不夠,因為缺乏合適的專業團隊和資源,會導致研發和營銷投入太大而回報無法確定,財力上也遠遠無法與現有DCS廠家相提并論,同時要花費大量精力面對顯示控制儀表行業自身的競爭。
因此,行業協助和整合是降低行業內耗及應對人工成本上升的有效方法,目前國內各種顯示控制儀表企業數量超過100家,而國外基本上整合為幾大*,其中如歐姆龍、富士、山武等還是大集團下的事業部,部分品牌如WEST等則是大工控集團下的子公司,股權獨立的顯示控制儀表廠商更少。通過行業內企業兼并和整合,提升資金實力,整合研發和營銷系統,互補管理及采購體現,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參與競爭,不失為未來顯示控制儀表行業較好的發展方向。
摘自《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專家論文集